亳州新闻网讯 进入7月以来,持续高温高热、干燥少雨导致庄稼干旱。近日,涡阳县星园街道盛庄村党总支积极行动、穿针引线,在村里新增30余个“智慧农业用电终端”,助力村民用电抽水抗旱,同时借用自走式移动喷灌机高效节水,通过多种方式破解抗旱难题,全力保障秋粮稳产增收。
面对烈日炎炎的天气,如何让庄稼尽快喝上水,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。近日,盛庄村村干部通过走访村民了解到,一些村民依然在用柴油机抽水灌溉,一亩地用油抗旱大约需要40元,而用电只需要8元左右。于是,盛庄村村干部集体到街道供电部门寻求解决办法。街道供电所获悉这一情况后,立即安排人员为当地群众接装抗旱电表,确保灌溉用电申请“当日受理、次日通电”。
据盛庄村党总支书记王知法介绍,这种接装到田头的“智慧农业用电终端”不仅便民,与原来相比,还能为农民每亩田地节省资金80%左右。近几天,该村又安装了30多个。看着白花花的水流滋润着干渴的农田,村民们无不拍手叫好。
靠近供电线路的庄稼抗旱有了着落,但不能让距离供电线路较远的农田成了“被遗忘的角落”。为此,村党总支积极协调,组织两台挖掘机帮助供电部门安装电杆、架设线路。目前,已有60多个“智慧农业用电终端”在该村落地。
在盛庄村的一块农田,一架自走式移动喷灌机正稳步前行,均匀地喷洒着水花。该村种粮大户胡玉洋说:“这台机器可以24小时工作,有28个灌溉喷头,有效喷灌长度可达300米,每天能浇30多亩地。”
“我们村有4架自走式移动喷灌机,都是种粮大户购买的。”王知法说,为帮助村民抗旱,村里找到种粮大户,动员他们帮助附近村民,特别是在外务工无法回家抗旱的村民,“他们都很热心,一口答应下来。村民过意不去,要给他们油钱,他们也只是按照实际消耗收下,也不多要。”
智慧用电终端让灌溉“触手可及”,自走式喷灌机让浇水“精准高效”。在盛庄村党总支的穿针引线下,汩汩清流不仅滋润了干渴的禾苗,更浇灌出稳产增收的信心。(记者 曾莹莹 通讯员 徐子勤)